石灰窯超低溫余熱發電可行性技術探討
1 石灰窯工藝及余熱量分析
太原鋼鐵集團東山礦業600TPD活性石灰回轉窯生產線項目由中信重工總承包,以煤為燃料,采用帶豎式預熱器、回轉窯及豎式冷卻器組成的生產工藝線,自動化程度高,目前已投入生產。
窯尾加裝了豎式預熱器,使窯尾的煙氣余熱可直接傳導給了石灰石,煙氣溫度可降低到200℃,有效地回收了尾氣排放所帶走的熱量,同時也為后續除塵減少了負荷。
現場對預熱器出口廢氣實際標定見表1,煙氣成分見表2。
表1煙囪煙氣量
用戶
|
煙氣量
|
含塵量
|
氣體溫度(℃)
|
太原鋼鐵東山石灰石礦
|
20萬m3/h
|
20g/Nm3
|
180~220
|
表2 太鋼東山礦石灰窯煙氣成分
成分
|
CO
|
O2
|
SO2
|
NO2
|
NO
|
CO
|
NOx
|
(%)
|
(%)
|
(mg/m3)
|
(mg/m3)
|
(mg/m3)
|
(mg/m3)
|
(mg/m3)
|
含量
|
20.2
|
9.4
|
0
|
3
|
298
|
20
|
480
|
2 余熱發電技術的可行性
石灰回轉窯煙氣余熱發電國內還沒有可借鑒的案例,但在水泥行業利用回轉窯煙氣余熱進行發電已經非常成熟。
汽輪機發電技術,適用于熱量大,蒸汽品質較好且相對穩定的場合。采用汽輪機發電技術,發電效率較高,一次性投資相對低,但占地面積大,運行復雜,人力成本高。
石灰窯廢氣溫度低,只能采用有機工質朗肯循環加以利用,有研究表明,當熱源溫度低于350℃時,采用水蒸氣朗肯循環不經濟,適宜采用有機工質朗肯循環(ORC)技術。
ORC特點是系統構成簡單,不需要設置除氧、除鹽、排污及疏放水設施;凝結器里一般處于略高于環境大氣壓力的正壓,不需設置真空維持系統。可實現遠程控制,無人值守,需要極少的運行、維修人員,運行成本很低。
3 工藝方案及計算
本次工藝方案的選擇是,利用石灰窯余熱,采用集熱器產生熱水。工藝上采用循環熱水和有機工質的雙工質系統,即廢煙氣加熱水,熱水加熱有機工質,冷卻后的熱水繼續返回到煙氣加熱過程中吸熱。
3.1集熱器系統
集熱器采用立式、對流換熱結構,小風速、低阻力的設計,集熱器阻力在600Pa左右,保證石灰窯排風機的正常運行。
表3集熱器設計計算一覽表
集熱器
|
煙氣進口
|
煙氣出口
|
冷水進口
|
熱水出口
|
溫度
|
180-200℃
|
100℃
|
71.5℃
|
140℃
|
流量
|
200000m3/h
|
200000m3/h
|
40t/h
|
40t/h
|
3.2工藝系統
將集熱器產生的熱水引入ORC型螺桿膨脹發電站做功,驅動發電機發電,發完電后排出70℃左右熱水,接入回水管道,以供煙氣集熱器循環使用。當螺桿機需檢修或緊急停機時,螺桿機快關閥立即關閉,熱水經原管道輸送或者排出,不影響前續、后續工藝正常生產。
在熱水管道安裝自動閥門,一旦發生事故(發電機組停機等)自動開啟自動閥門使熱水經原管道輸送或者排出,同時煙道旁通蝶閥打開,在緊急停機時發電機自動從電網中解列出來,對電網不產生影響。
3.3 接入系統
根據擬建煙氣置換熱水余熱發電工程的具體情況,為確保新建工程生產運行及管理的合理、順暢,新建機組發電線路,經發電站輸出380V至用戶低壓配電室。在買方的配電室內經低壓接入柜并網(ORC發電機組以外的電纜由甲方提供),從而實現余熱發電工程與系統并網運行。在不改變原有供電、運行方式的前提下,發電機發出的電將全部用于全廠低壓負荷(380V)。
3.4 編制原則及控制方案
為了使余熱發電工程處于運行狀態,節約能源,提高勞動效率,本工程擬采用技術、性能可靠的可編程邏輯控制系統(簡稱PLC系統)對發電系統進行數據采集和控制、檢查和集中管理。
3.5 系統配置及功能
電氣控制系統(PLC,西門子S7-300),實現系統工藝邏輯控制,完成數據采集、報警停機、遠程控制等相關操作。預留20%備用I/O點。
3.6 ORC設計計算
3.6.1 設計條件
工況:熱源水流量10.9kg/s,熱源水溫140℃,發電后水溫71.5℃。
ORC工質冷凝溫度:25度。
3.6.2 主要設備設計參數
表4 主要設備設計參數
ORC螺桿膨脹發電機組
|
1、設備型號:KE440-100W-1-50II
|
數量(臺/套)
|
1
|
主機型號:2 * SKYe172/400
名義發發電功率:370 kW
蒸發冷功耗:37 kW,補水量:4.5 t/h
工質泵:33 kW
油泵:5 kW
凈發電功率:295kW
預熱器出水溫度為71.5 ℃
|
設備運行重量(單臺)
|
90t
|
設備外形尺寸(單臺)
|
11600(L)mm×9670(W)mm×11298(H)mm
|
4工藝設計及布置
4.1 集熱器的布置
集熱器布置在石灰窯豎式預熱器與收塵器之間,原煙風管道作為旁路不變,在原煙風管道上安裝煙風閥門,從原煙風管道引煙氣進集熱器,集熱器煙氣出口回原煙道,根據需要切換煙氣走向,確保在余熱發電系統檢修或故障時石灰窯的正常生產。集熱器產生的灰塵通過集熱器拉鏈機輸送到收塵器拉鏈機里。
圖1 余熱鍋爐(集熱器)平面布置圖
圖2 余熱鍋爐(集熱器)立面布置圖
4.2 ORC廠房的布置
ORC獨立布置在一個鋼結構廠房內,廠房左側集中布置水箱、泵、電氣及控制柜,右側布置ORC機組,廠房采用單層布置,房頂布置蒸發式冷凝器。
圖3 ORC廠房布置圖
圖4 建成后的ORC廠房
4.3 余熱發電工藝流程
集熱器利用預熱器出口煙風溫度產生熱水,一部分熱水進ORC做功發電,冷水采用循環泵再進入集熱器循環使用,系統采用自動補水裝置進行補水穩壓,確保系統點不汽化,另外一部分熱水在冬季做為辦公樓采暖熱源,供辦公樓采暖使用。
圖5 工藝流程圖
5 余熱發電運行情況
太鋼東山礦余熱發電工程經5個月的建設完成,熱負荷試車,一次性成功。項目在試運行階段,克服預熱器入鍋爐煙氣溫度波動較大的影響,當入余熱鍋爐煙氣溫度高時,適當開啟原旁路閥,當入余熱鍋爐煙氣溫度過低時,熱水做內循環,不進入ORC機組。運行時凈發電功率穩定在310KW左右,完全達到設計要求,運行狀態良好。
6 余熱發電設計需注意問題
集熱器、ORC機組選型要匹配,參數要合理,保持石灰窯余熱處于利用狀態。集熱器在保證換熱效率的前提下,一定要有適應煙氣量和煙風溫度波動幅度較大這一特征的保障措施。
石灰窯預熱器狀況要穩定,溫度波動要小,石灰窯操作人員一定要與余熱發電操作人員保持溝通,達到一個合適的運行參數,穩定安全操作。
石灰窯煙氣粉塵含量大,易吸水結塊,腐蝕性強。集熱器在設計中,要針對這些煙氣的特性做好清灰、防腐蝕、防磨損、防漏風的要求。
7 結語
石灰窯低品質煙氣運用余熱發電技術是可行的,技術是成熟的。石灰窯超低溫余熱發電項目,既做到余熱資源的利用,又減少了環保壓力,同時增加了經濟效益。在當前經濟形勢下,是企業競爭力和生存能力的一個很好選擇。
參考文獻
[1] 劉懷亮,時小寶,彭巖。1000t/d石灰窯余熱發電系統分析及優化[J].節能,2015(1):8~13
[2] 李自成,王云。淺談石灰窯節能[J].第九屆寧夏青年科學家論壇論文集:464~465
[3] 馬宇飛。石灰回轉窯煙氣余熱回收利用分析[J].能源與節能,2014(7):153~155